读书 | 以成语为入口,揭开日常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今日热搜
《藏在成语中的心理学》
杨眉著
【资料图】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虽然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但心理学思想却与人类同时诞生。而中国的成语,是体现心理学“漫长的过去”的重要视角之一。中国成语不仅仅是高度浓缩的人生智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以其简短的形式,表达复杂具体的含义,投射出从古至今人类活动的心理信息。
本书以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共分为自我认识与认识他人,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自我成长以及与他人共同成长三个部分。揭示成语中所包含的直观、准确、形象的心理现象;了解它们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倾听自己,认识他人,洞察内心感受,从而更加深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实现潜藏在无意识深处的潜能。
>>内文选读:
文过饰非与合理化——阿Q的是与非(节选)
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史学家刘知己《史通·外篇·惑经》中第一段之第六句。刘知己的著述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审辩思维,在“惑经”这章中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孔夫子所修《春秋》提出了十二点质疑和自己的见解。大意是:刘知己细数古往之时圣人孔夫子应天命而生,后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那么多学生深入研求也无法企及他的高度,教学中他与学生相互研讨对答,同时互相增进了解。看见子路为自己见南子之事不高兴,孔夫子就对天发誓自证清白。与学生子游开玩笑而让子游不快,就马上加以更正。这就是圣人实施教化的方式,包含着非常宏大的道理,有时发誓来表明态度,有时又承认自己的不妥而不顾及自己的委屈。然而,一些平庸到只知道儒学皮毛的人,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过失与错误,使得请教他们的人只能闭口不言,在心里疑惑。
心理学中,人们无意识中通过歪曲现实的方式,如各种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损失或错误,使其看起来合情合理,从而起到缓解焦虑和痛苦的作用,这被称作合理化。合理化是防御机制的一种,人们在感觉有压力或者焦虑时会无意识中使用合理化方式为自己开脱或者说服自己。合理化是人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保护人们不被焦虑和痛苦压垮。
学生在学习上常用合理化替自己辩护,“今天我没考好,是因为老师的题出得太偏”或“是因为老师判卷子太严”等。同样,在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学生也常会用各种充满创意的理由或借口来替自己辩解,使当时看起来难以接受的事实变得可以接受。
人们在遇到承受不了的压力时,都有可能在无意识中启用合理化机制。比如中国家长总是包办孩子的一切,从幼儿园起就开始逼迫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并将其合理化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抽烟成瘾者为了应对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身边人的唠叨,会这样说:“人们都说吸烟不利于健康。可是,心情不好同样不利于健康,如果活着不能享受快乐,活着就没有意义了。而吸烟让我快乐,所以吸烟有助于我的健康。”
中国几乎尽人皆知的顶尖合理化大师,当属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中自然产生的,因此一定有其适应作用。合理化也一样,它是人们应对内心焦虑和外部责难的有效策略,只要适度,是具有心理保健作用的。比如我们遇到一个事件,瞬间产生的合理化能够缓解焦虑,让我们得到喘息的机会。像学生说老师出题难、判卷严的问题,是看到分数的瞬间做出的合理化解释,把责任推给外界,让自己的感觉不至于太糟糕,更不至于一蹶不振。绝大多数心智成熟的学生在合理化冲动之后不久就会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于是,合理化在这里就成为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一个人安全度过眼前的危机。
世事无常,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大到天灾人祸、造谣中伤,小到工作失误、被人误解或受到指责等,所有这些可能收到负面反馈的情境都有可能激活我们的防御反应,使我们文过饰非(合理化),为自己辩解,以保护自己的内心不被焦虑压垮。例如一个失恋的年轻人对自己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我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我喜欢的事了。”一个被解雇的人安慰自己:“这样更好,我可以去找更好的工作了!”等等。所以,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心理自调节机制,它让我们可以平安度过人生中很多艰难时分。
但是,过犹不及,如果一个人反复并频繁地使用合理化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如前文提到的那位吸烟成瘾者,他天天用合理化为自己的吸烟找借口。再看阿Q,他简直是在合理化的过程中完全躺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适度的合理化是正常而且健康的,而过度(过于频繁和强烈)的合理化则有可能是问题的反映。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过度合理化行为呢?
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看自己的过失——不论它有多么大——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坦然接受它,同时把它看成一个成长的机会。冷静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文过饰非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问题越积越多,而只有正视并解决问题,我们才能不再错。所以,过失是一次成长的转机,我们要学习先人子路,闻过则喜、知过就改,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犯错,增长自己的智慧,同时也向别人展示了我们勇于担当的个人特质,可谓一举数得。
总之,当我们总是文过饰非(过度使用合理化,像阿Q一样)的时候,正是我们超越自己而拥有成长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让它为我们的成长做出贡献,否则就有可能进一步丢面子,那样就太得不偿失了。